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江湖独行侠

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,是伟大民族的标志。 ——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“舔碗”的囧事  

2017-12-14 15:39:23|  分类: 小小说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“舔碗”的囧事(小小说)

/陈骥

“舔碗”老汉,有姓有名,姓田,因是“六零”年生的,取名“六十”。

“物以稀为贵”。一奇:“六零”年能搞大自己女人肚子的男人少:二奇:“六零”年生的孩子能存活下来的少。  听说闹饥荒时,给生产队看青的他爹一铁锨打死了一只夜里刨吃蚂蚁的獾,在那饥馑年代中,你想有一头肥得流油的獾救济,可以将多少频临死亡边缘的人救回来。他爹连夜背回家里,开水烫了将獾的皮子揭下,肉油熬成一锅,装在一个大瓦罐里,白天藏在后窑里,夜里实在饿极了,才和女人仅仅剜一勺子化成水喝了,你想,一只吃了许多蚂蚁的獾,被夫妇一个油分子都没浪费掉喝了,女人的肚子怎不大呢?

田六十两岁会端碗吃饭时,他爹就灌输他一条“颠簸不破”的为生方式,吃了饭务必“舔碗”,接着他爹不厌其烦地给他传授如何“舔碗”的绝技,右手五指分开,酷似五条巨龙,紧紧缠在碗的底部,头一偏,伸出殷红的舌头,像毒蛇吐着信子,一伸一缩,“哧溜哧溜”从碗边起步,随着手里的碗逆时针转动,舌头像蜗牛旋进,逐渐收拢,碗的边缘也几乎贴着鼻子旋转,不上五分钟,舔净的碗狗都不闻。

牢记祖训的田六十,无论走到谁家,饭后舔碗铭记不忘。家穷徒有四壁,快奔三十的人了,只是无人提亲,也许真的是缘分到了吧,三十岁那年,一个高不就低不就的大龄女孩上了门。定亲的那天,他娘再三叮嘱他吃了饭不能舔碗丢脸,满口应承的他,习惯成自然,饭后当着女方家面“哧溜哧溜”舔起碗里,急得他娘只是使眼色“嗯!嗯!”

偏偏“歪打正着”,女方家就是看不惯以前的女婿“花里胡俏”“好吃懒做”退了一门亲事的。女子的爹一看田六十这娃老实,饭后“舔碗”不浪费,知道过光阴,很乐意成就了这门亲事。从此,“舔碗”的绰号就传开了。

“包产到户”后狠不得从地里刨出金蛋蛋的“舔碗”,一年就摆脱饿肚子的困境,但饭后舔碗的习性仍改不过,女人起初笑他:“还啥年代了,那么吝啬,家里的鸡,猪都等着喝你碗里洗的沤水呢!”

“舔碗”有时也逗趣,“我不舔碗,老丈人起初能看上我这穷光蛋吗?”

女人笑过之后,也懒得和他斗嘴。

儿子会端碗吃饭了,虽然他舔碗的绝技没有给儿子遗传下去,但他的吃苦耐劳,勤俭节约,干任何事不愿落人后的良好品行潜移默化影响了儿子。

从小学习用功,不愿落人后的儿子,披荆斩棘,挤过高考那座独木桥,大学毕业,分配在城里,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又找上了一个有根有底的城里妞,乐得“舔碗”夫妇心里似开了花。

左邻右舍,一见“舔碗”就逗趣:“到城里再不敢当着儿媳的面表演你舔碗的绝活了,要舔就躲在厕所里舔去”。

逗趣归逗趣,但“舔碗”饭后舔碗的习性还是难改变。年终,夫妇搭车看孙子,老伴再三叮咛他,饭后丢下碗不要丢儿子的脸,满口应承的“舔碗”老人关键时刻又忘了,第一顿饭后刚欲表演舔碗的绝技,急得老伴“嗯!嗯!”咳嗽,“舔碗”老汉才明白过来,只好打圆场说:“我看这碗里的花釉脱色吗?”

老伴再不敢让他和儿子,媳妇,孙子坐在一起吃饭了。

一次,城里的儿媳怀着对乡村好奇心带着孙子来了,不知谁一句:“舔碗的孙子这么大了!”孙子跑回家,问他:,“爷爷,谁叫舔碗?”

“舔碗”老人倒风趣,说:“爷爷叫田万,不叫舔碗,咱家姓田,希望家产过万,所以起名田万”。

作者简介:

 陈骥:男,1967.07生,祖籍甘肃省庄浪县赵墩大庄村。中国散文诗作协会员,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,平凉市作协会员,教师。业余写作,作品多散见于省内报刊,出版文集《心尘》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4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